中文字典: 端
共找到 3 種解釋
- 端【ㄉㄨㄢ】【duān】
- 端【ㄉㄨㄢ】【duān】
- 端【ㄉㄨㄢ】【duān】
端【ㄉㄨㄢ】【duān】
- 名詞(Na):
普通名詞。相對或並列的對象。
同義詞:(方) (邊)
英文:party
例句:- 接著我們透過各端觀點,大致介紹我國與教育相關的科技與發展應用狀況。
- 旁聽席上看不到閑雜人等,只有原告、被告和兩端的律師,還有抬著攝影器材的電視台採訪員。
- 名詞(Ncd):
位置詞。通訊連結中信號傳輸的開始或結束的位置。
英文:end
例句:- 這時候就有必要改用遠端簽入(Telnet)的功能,連上提供該項服務的電腦主機。
- 線上轉碼功能可附加在電腦主機端,或是附加在輸出入設備端,視何者方便而定。
- 使用者執行上述指令後即成為客戶(client)端,而由伺服主機(Server) 端負責將ftp.edu.tw轉換成IPaddress。
- 名詞(Ncd):
位置詞。長條物的兩個端點中的其中一個。
同義詞:(頭)
英文:end
例句:- 我的看法,應該每一支共鳴管的上下端,固定的部份都要有橡膠環作為墊片。
- 鉛筆的一端是筆尖,把另一端加上橡皮,可以在寫錯字時,便於擦去修改。
- 臘腸樹果實約絲瓜般大小,比臘腸大得多,但是果實兩端圓圓、細細長長,就像臘腸一樣。
- 名詞(Ncd):
位置詞。特定空間中,離說話者最近或最遠的一邊。
同義詞:(頭)
英文:end
例句:- 誰叫她的戀人必須住在這片入海的另一端?
- 她隨手抓起那磁瓶,狠狠地向火爐那一端扔了過去。
- 你有個倉庫,40公尺長,兩端都有自動門,用一個開關就可以同時開啟或關閉這兩個門。
- 名詞(Ncd):
位置詞。特定地區中位於前述方向邊緣的地點。
同義詞:(方) (首) (邊) (緣) (旁)
英文:side
例句:- 蕾夢湖(LacL又稱日內瓦湖)的西邊,也是瑞士國土的最西端,三面為法國領土所環抱。
- 人口和產業的發展,都集中在南、北兩端,但是都市化人口的過分集中,已產生諸多負面影響。
- 沿途綿延不絕的古棧道石孔深鑿在山壁上,俯視下端的急灘險流,頗有「蜀道難,難於上青天」之感。
- 銅鑼鄉七十份工業區,座落在中平大橋東端,佔地約八十公頃,分別由瑞明及文經兩家開發公司負責開發。
- 名詞(Na):
普通名詞。事件的開始。
同義詞:(頭)
英文:beginning
例句:- 台灣社會研究從陳紹馨在1950年代開其端,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。
- 本校蒐購線裝古籍的行動,早在民國42年創校籌備時期即已發其端。
- 賄選也不過是民意機構腐化的頭端而已。辦一兩個案子,整頓效果恐怕也有限。
- 名詞(Na):
普通名詞。事件被觀察到的情況或範圍。
同義詞:(面) (方面)
英文:aspect
例句:- 文化移植本來就不是表象之物,況且西方社會本身也是弊病百端。
- 孔子強調學習跟思考並重。他提到事情的一端,學生必須自行推理,想出其餘的部分。
- 其實,我們不也可以從問題的另一端扭轉過來觀察:「這些問題的背後孕育了什麼新的可能?」
端【ㄉㄨㄢ】【duān】
- 不及物動詞(VH):
形容符合說話者所認知的正確位置與方向。
同義詞:(正)
例句:- 衣服要掛得端擺得正。鳥靠羽毛,人靠衣裝,料理好衣服就會打理好自己。
- 有人聯想到老輩子傳說的當年土匪殺人的情景,更嚇得不得了;有的剛一進院就牙齒磕碰得「嗒嗒」直響,腿顫得站都站不端了。
- 不及物動詞(VH):
形容比喻沒有錯誤、符合規定和法度的。
同義詞:(正)
英文:right
例句:- 我自認行得正、坐得端,不想再為你們這些爛人而更改部落格。
- 科學界裡最值得憂慮的不是造假行為,而是一些隱蔽且似是而非的不端行為。
- 這丁春秋本是我薛慕華的師伯,奈何當初因為心性不端,師祖不敢教他師門絕學。
- 及物動詞(VC):
以平舉的方式拿著。
英文:hold
例句:- 她朋友端著蛋糕盒子的小心姿態,深怕弄壞了裡頭的東西。
- 計老人道:「請進來。先喝碗酒吧!」說著端了一碗酒給他。
- 她非常專心細膩的泡茶,用燦爛的微笑端茶出去,客戶只喝了一口就說:「呀!好久沒喝過這麼好喝的茶了。」
- 及物動詞(VC):
比喻故意顯示出高傲、難以親近的態度。常與「架子」連用。
英文:pose
例句:- 在他面前,不必化妝,不必穿戲服,不必做表情,不必端架子,可以說真心話。
- 《京戲啟示錄》中的梁家班班主則是個端著架子,愛使家法,卻逃避問題的男人。
- 這些年來,對感情刻意的放低感度,看多聽多熱臉冷屁股的事情,無緣故的就會端個架子,就算沒人愛也得要有個樣子。
端【ㄉㄨㄢ】【duān】
- 名詞(Nb):
專有名詞。姓。
例句:- 我也姓端,祖籍是山東那遷來的,歷經5代多了。
- 晉國是姬姓諸侯國,所以端姓源於姬姓,顯然是黃帝后裔。
- 明萬曆《溧水縣志》有更詳細地記載:「端孝文、端孝思,以善二子也。」
返回 → 
